说到影视剧中的广告植入,由来已久,早在网络还未盛行的时代,电视剧在播放的中间总会被暂停,播放十几秒甚至几十秒的广告,但那时的广告只能算作穿插,还不叫植入。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,网剧的出现,广告开始出现在剧集的开头或末尾,但会员制的出现,又将这一方式几乎打入死局,为了营销盈利,又开发了新的方式——广告植入。
广告植入比较常见的几种方式:
1、硬广式
硬广式,顾名思义,非常生硬的将广告植入到剧集中,可能剧集播放至一半的时候,突然消失,开始播放广告,硬广式生硬又不通情理的插入,遭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吐槽。
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《河神》,当年因紧凑的剧情收到广大观众的欢心,但在观看过程中就会发现,广告总会在不合时宜的时候突然跳出,其中穿插的广告,还是由剧集中的人物来扮演,让人有些分不清剧集和广告,却从剧集内容和广告内容并不相干这一点上看出端倪,还算“人性化”一点的是,广告也算是剧集进度条的一部分,可以跳过,但一般人为了更完整的观看剧情,不得不看完整个广告。
不得不说,这种方式相当令人反感,且其中穿插的是理财类的产品广告,让人有种我在等你探案,你却突然跟我谈钱的无语之感。生搬硬套,“强硬式”广告无论是在何时都不是最值得推崇的广告植入营销方式。
2、台词表述
台词表述类,即产品或品牌名称出现在影片台词中,这种植入方式在近年来的剧集中很为常见,尤其是都市类剧集,如果植入的自然,与生活相关,让人产生代入感,但同样,穿插的不够自然的台词,也让人异常的跳戏。
比如,近日因剧集内容优质而受到观众广泛认可的《沉默的真相》,就因为关键剧情台词中穿插不合时宜的广告词而喜提热搜,被网友戏称,剧情演技满分,但被广告拉低了评分。
在这种优质剧中,观众可能会因为不愿错过剧情,而选择“原谅”,使得广告产生不错的营销效果,但台词表述类广告的插入,也要符合时宜,结合剧情,感受节奏,导致人们在谈论到剧情本身的时候,都会下意识的对台词中的品牌产生厌烦心理,这种结果无论是对所要营销的品牌,还是剧集本身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。
3、特写镜头
特写镜头,这是植入广告最常见的出现方式,具体方式就是“道具应用”。将产品作为道具出现在剧集中,在不影响剧集进程的同时,适时的给一个特写镜头,让人对此产生记忆的同时,又不至于反感,有时还能产生笑点,从而引发良好的效果。
2019年年底最火的《庆余年》,就将这一植入方式运用的很好,作为一部古装穿越剧,如果在其中植入的广告不合时宜,就容易让人产生穿越时空的感觉,但《庆余年》中,主演每次抓药的时候,药的包装上赫然写着“九九九”,并不采用现代的包装,同时把药品的广告悄悄植入,哪怕在剧中,抓药出现了多次,每次都能看到大写的“九九九”,也毫无违和感。
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百分百成功,还是需要与剧情结合,适度的出现,才能达到应有的营销效果。
4、扮演角色
商品或品牌在影视剧中不再是道具,而是一个角色,这属于深度嵌入型的广告形式。品牌或商品在影片中出现频率极高,这时的产品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道具,而是剧情的一部分,甚至是能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环节。
之前的热播剧《精英律师》,其中的广告植入数不胜数,但却意外契合整个剧集,让人有些分不清是植入还是道具,出现频率较多的就是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,靳东每次记录案件基本上都拿着它,这个广告植入也是十分自然,还不做作,毕竟对于律师来说,办公本是必不可少的,更何况对于精英律师,好的装备也更能提升效率。
这样的方式,有效的避免了观众的审美疲劳,广告出现的合情合理,有理有据,增强了营销效果,广告植入瞬间变身种草机。
5、场景提供
场景提供类,在国内比较少见,这类的产品一般是旅游地的推广,剧集或影片中,展现出来的某个旅游地的景象,到达那里仿佛自己也曾参与过剧集,由此来为旅游地做出推广宣传。
比如《魔戒3》的上映则再度在全球影迷心中掀起一股新西兰旅游热,他们希望亲临《魔戒3》拍片现场一探“中土”的真实面貌,到新西兰旅游成了全球观光客最热门的选择之一。
广告植入成了旅游目的地推广的新方式,这种植入,往往把产品作为背景出现在剧情中,不易被厌烦,能产生良好的营销效果,但这种植入方式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产品,局限性较大。
影视剧中的广告植入,在如今这个时代自然是无可避免的,但同样要讲究方式方法,不能只是生硬的插入,不合时宜只能令人徒增厌恶,找到合适的剧情,形成合适的植入,不仅能让人产生好感,更能大大增强营销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