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对公司来说能赚钱的就是人才,不断亏钱的就是废材!”
随着魅族创始人黄章在魅族社区的一番话,让“李楠”瞬间成为了名人,2012年,因为一篇《iphone可有设计哲学》的文章得到了黄章的赏识,上演了一段“伯乐与千里马”的故事,不过,在7年后,李楠黯然结束了在魅族的任期。
随着李楠的离开,魅族的现状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。2018年,魅族的市场份额同比暴跌79%,市场占有率仅为1%,进入2019年,在前后经历了三轮大裁员后,魅族还将裁员30%。
01、M9风靡全球,却依旧败给了产品
2011年元旦,魅族M9的震撼上市引起了人们的疯狂抢购,可谓是万人空巷,魅族也凭此奠定了在国内智能手机的领先地位!无论是工艺还是设计,亦或者功能和品牌影响力,魅族都是最接近苹果的国产手机,但随着黄章退出魅族的日常管理,魅族的颓势已经开始显现。
魅族对打造完美产品的极致追求以及对消费者的重视,是每个人都熟知的,魅族的失败终归还是败在了产品上。
02、与小米拼“价格战”,没能塑造起清晰的品牌定位。
无论什么产品都要有其自身的品牌定位才能让人们印象深刻,提到某方面的时候会第一时间想到它,比如提起苹果,想到的可能是流畅的系统;提到华为,想到的可能是拍照;提到vivo,想到的可能是音乐,但是提到魅族,我们可能都想不出来什么,因为它没有自己的品牌定位。
2012年小米手机开始获得消费者的亲睐,魅族此时对小米发起了挑战,降低自身价格来与小米死磕。但此举不仅没能使魅族抢过“性价比”的标签,反而由于低价导致品质和品牌美誉度双双崩塌。从定位上来说,红米锁定大学生和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,魅族直接锁定了大学生,可以说魅族的用户年龄比红米更加狭窄,即使短期可以获得销量,但始终不利于长期发展,离不开“低质、低价、亏损”的怪圈。
03、战略缺失,“机海战略”彻底消磨了魅族的品牌价值
客观的说,在2015年之前,各个手机品牌还没能建立起绝对的竞争优势,但是魅族没能抓住这个机会!魅族无论是音乐专业性,设计,颜值都是数一数二的,甚至系统不仅简洁,在某些功能上还媲美苹果,遗憾的是,魅族被小米带沟里去了,疏忽了自己本身的优势。而且魅族深陷同质化严重的风波里,没有自己的代表机型,并且扎堆千元机市场,产品线混乱,亏损严重。没有自己的品牌定位以及品牌特色,大众化的产品终将被人们遗忘。
04、营销为王,终究撑不起品牌价值
外界曾评价“李楠是连呼吸都是营销的人”,他的市场嗅觉很灵敏,但是技术不够。然而我们都知道一个公司发展的前提是过硬的技术,其次才是营销,如果产品的质量不好,那么再好的营销策略都不足以支撑起它的长期发展,最后总归都会回归到产品本身。所以,我们始终要记住一句话:产品永远都是驱动品牌前行最重要的力量。